教育部2012年发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我国大学本科共有13个学科,92个大学专业类,506个大学专业;教育部2015年发布了《高职高专专业目录》,我国高职高专专业共有19个大类,99个专业类,747个专业。
一、大学专业的设置、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
大学专业设置既要反映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要体现育人的要求。大学专业的设置需要综合考虑国家经济发展、区域经济结构、学生就业、师资队伍建设、学生培养质量、学校办学特色等多方因素。理论上讲,这些需求都对应一定的工作岗位。
大学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从事专业岗位工作应具有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适应社会经济建设、社会建设的人才。
大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原则是通过3年(也有2年)或4年(也有5年)的学习,建构起完成某类工作岗位的工作、适应未来发展应具有的知识框架和知识基础,并形成相应的专业技能和学习能力(适应未来发展)。如思想政治课程、基础课程、专业技术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等等。
二、大学专业的本质
对学习者而言,大学专业的本质是参加工作后,每天思考探索、每天动手操作的与工作岗位有关的工作内容。
就像厨师至少在上班时间,想的和操作的应都是炒菜。就像我们上数学课时,脑子里思考的和动手记笔记或计算的应都是课堂数学内容。
在专业学习中逐渐形成的与岗位工作内容有关的思维方式将伴随你一生。这种思维方式是一种财富。毕业后改行是十分无奈的行为,没有人从选专业报志愿时就准备毕业后改行。
三、如何学好专业课程
1、对专业要有兴趣
如果厨师喜欢厨师这个职业(专业),他不仅在上班时间会快乐地思考和操作炒菜,而且下班时间也很乐意投入时间和精力思考和操作炒菜。他的技艺肯定提高的很快,待经验、知识积累到一定水平时,还会创造出新的菜品。如果他不喜欢这个职业(专业),上班时间也不情愿总是思考和操作炒菜,下班时间不可能想如何炒好菜,技艺提高的肯定很慢,创造新菜品根本不可能。
如果我们喜欢数学,上数学课时我们很乐意听讲、思考、记笔记、计算。课外我们也乐意投入时间、精力去思考、计算数学有关内容。我们的数学肯定学的好。如果我们不喜欢数学,上课时注意力经常会不由自主地转移,或根本不想听,上课觉得很无聊甚至痛苦。数学肯定学不好。
2、有相应的高中课程作支撑
大学里的专业是以高中某些课程为基础的,如果这些课程学的好,相应的专业学习就轻松些(相对这些课程没有学好)。如软件工程就对高中英语、数学有较高要求。对物理也有一定的要求。英语好有利于学习掌握各种编程语言,数学、物理好有利于理解软件的逻辑架构、计算原理和物理规律。
3、有毅力作支撑
学习从来就不是一种娱乐行为,是一种求知、提升自我的耕耘行为。耕耘是需要付出的,付出才有回报。没有付出决没有回报。因此学习要有毅力作支撑。选择学习者喜欢、感兴趣的专业很重要,这样可以减少枯燥、增加学习乐趣。同时,要有苦中求乐的精神。
4、要有明确的远大目标作为理想
心理学研究表明,我们每个人都是自我完善者,都向往成功。但这只是学习动力的基因,只有有明确的远大目标作为理想,这种基因才能提供学习的动力。
5、其他条件
如养成合理利用时间的习惯,总结符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方法等。(END)
◆专业选择、学业规划、工作单位选择,应根据自己的职业性向、学科兴趣、能力特长、高中学科优势等因素进行,请登录—华欣28—网站(本网站)首页,从【测试登录入口】进入选择页面选择。◆
◆华欣28网站为您提供专业选择、高考志愿选择一揽子解决方案。电话:15147183971、QQ:1124567468◆